第(2/3)页 此话一出,除了赵老,其他人差点眼珠子都要瞪出来,直播间的观众也不例外,简直太离谱了。 那家店要是知道,全体哭晕在厕所,老板估计宰了那胖子的心都有。 “真……真迹?”夏雨吓坏了。 无论如何,他都没想过这可能是真迹呀! 心想,估计也就是某个朝代的名家临摹之作。 “这是魏晋时期的染潢纸,当时不仅为士人写字著书所用,也为官府用以书写文书。现在各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的魏晋南北朝写经纸中,有不少是染潢纸。”赵老说道。 到了晋朝,人们使用简犊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晋代人已经能够造出大量洁白平滑而又方正的纸,人们就不再使用昂贵的缣帛和笨重的简牍来书写了。 此外,晋代纸的加工和染色,称为潢,是用黄檗为染剂,染出的纸呈黄色,故又叫黄纸。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喜欢用黄纸的原因有几点: 一是黄柏中含有生物大碱,即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能延长纸的寿命,同时还有一种清香气味。 二是按照古代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于五方中的中央和五色中的黄,黄是五色中的正色,所以古时凡神圣、庄重的物品常饰以黄色,重要典籍、文书也取黄色。 三是黄色不刺眼,可长期阅读而不伤目。如有笔误,可用雌黄涂后再写,便于校勘。这种情况在敦煌石室写经中确有实物可证。 “之前,我还有点不确定,晋朝书法家和画家,通常都是用麻纸。”方醒说道。 由汉至唐近千年间传世的书法绘画作品,绝大多数用的是麻纸。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陆机等人都以麻纸挥毫,陆机的书法真迹《平复帖》就是在白麻纸上书写的,并流传至今。 赵老摇头:“那也不一定,从这纸张的表现来看,起码都是隋唐以前的。再结合这书法,我看八/九不离十,应该是真迹。 当然,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还得让别的文物专家、鉴定家再做鉴定。同时,纸张也拿去测量一下。 算了,这种事还是我来的吧!” 说完,赵老想了想,又补充:“还有这枚收藏印,是唐代顾况的,也增加了真实度。” 要知道,顾况可是唐朝大臣、诗人、画家、鉴赏家、收藏家。 有他的收藏印,说明这《鸭头丸帖》肯定不会是唐朝以后的。而以顾况的鉴定能力,应该也是看出这是真迹,所以盖了个印上去。 除此之外,上面还有几个印,都是宋朝以前的名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