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打个比方。 我是一个正科级经理。 我看到一个年轻人是以大学生的身份进入这个单位的。 我可以老气横秋地指点他,安排他。 他突然进步了,被我甄别使用了,我会鼓励他。 他提副股级,我为他高兴。 他提股级,我为他点赞。 他提副科时,我怀疑自己。 他提科级,我草,我慌得一批。 他还有可能往上爬的时候,我开始质疑。 他的高楼垮了,我哈哈哈哈…… 这样的心态就是,我可以接受你优秀,但是我不能接受你比我优秀。 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学生从进这个单位的第一天,就被一群老油条工人各种嫌弃,各种骂。 代表句:大学生一抓一大把。 高文凭,低能力。 我们那个年代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现在的大学生会干啥?书呆子。 读书人,坏求得很。 当他们看到这帮大学生年限到了,挂了职,提了级别的时候,这帮人会说,“喝酒喝出来的。” “靠关系,他家谁谁谁是哪谁谁谁。” “没啥几把本事。” 如果年限到了,一些大学生没挂职,中级答辩没过。 这帮人又会说,“没关系,你怎么可能起得来。” “早就说了,有文凭还不是一样没求用?” 但是如果是他认识的,或者以前在一个单位的,借调机关或者提上去的时候。 当他们再下基层来检查,来开会的时候碰上了。 那些当年闲话说得最响亮的几个老师傅当下一定是招呼打得最响亮的。 说不定还能混上了一支“华子”,如果让这些混机关的大学生管他再叫上一声“老师”,他会觉得更有面子。 以后跟人吹牛逼的时候,就会说,“机关那什么科的谁谁谁,别看现在是科长了,看到我,他还是要喊我一声老师。” 现实就这么真实。 王宇现在面对就是自己即将倒台的尴尬。 机关的风声已经吹下来了。 这些喜欢说闲话的老工人们也不再沉默。 闲话说起来,气氛搞起来。 王宇突然转头看着那位老工人笑着说,“师傅,你在食堂这么说赵主任,你不怕他不给你饭吃啊?” 鹅鹅鹅…… 周围不管是在吃饭的,还是在排队的,笑炸了一片。 这种玩笑也只有王宇有这个胆子能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