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个个已经饱受折磨,形销骨立。 大多人,或是病死,或是累死。 甚至,还有被野兽吞噬,被原住民拿去献祭的。 剩下的,都是些命大的。 却也被磨没了棱角,吓破了苦胆。 一听说有机会回到大魏,自然什么都肯。 在他们看来,哪怕是回大魏坐牢,也比在东海郡强上万倍! 别说只是让他们指正甄应嘉,这个罪魁祸首的家主。 就算让他们把自己祖坟刨了。 估计最多犹豫一下,就开始四处找镐头了。 无他,太惨了。 除了他们,其余能有这个待遇的,都是陆续被俘虏的倭寇。 东海郡向来和倭寇不对付,能给他们好脸色才怪! “今年的时候,东海郡那边意外得知他们的身份,立刻和冯侍郎沟通。” 对于如何发现,林如海并没有细说。 那也不重要了。 他只按照冯一博的说法,将这事简单说了一下,又道: “冯侍郎不敢擅专,便将他们交给了兰台寺,臣这才知晓,甄家的罪行,竟然不止于侵吞盐利,还为一己之私,勾结倭寇祸害乡里!” 他的语气沉重,饱含着对甄家的愤恨。 朝臣不知甄家的事,就是林如海所查。 更不知道,甄家还曾对其下毒之事。 只以为,他这是对甄家的所作所为大失所望。 景顺帝对此却是全都知道。 要动甄家之前,更是亲自和林如海透过气。 这边冯一博听到林如海提及自己,便顺势出列。 “启禀圣上,林大人所言句句属实!” 他等林如海说完,便朝丹陛之上一拜, 先是高声一呼,表明确有其事,随后又道: “东海郡王自献土归附以来,依旧饱含拳拳报国之心,东海郡也以大魏海疆为己任,同倭寇的斗争从未停止。” 冯一博先阐明东海郡的立场,表达了东海郡对大魏的忠心。 随后又话锋一转,道: “不想,大魏竟有如此祸国殃民之人,东海郡王震怒之余,却也不敢擅专,就让人和臣说了此事。” 两相对比之下,冯一博的话,既表明了东海郡对大魏的贡献。 又凸显了甄家为一己之私,勾结外人的罪不可恕。 东海郡王震怒之下,都没有擅专。 这是在说东海郡王对大魏的敬畏之心。 而东海郡和冯一博联系,也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毕竟,礼部右侍郎的职责就是专司海外一应事务。 “当时,甄家侵吞盐利之事还未事发,这事又是如此骇人听闻,臣自然万万不敢相信!” 冯一博将此事说成是在甄家盐案之前,是为了打消有心之人的疑虑。 避免有人觉得他是有意为之,故意针对甄家。 这样的说法,看似和林如海说的有些矛盾。 但景顺帝心知肚明。 因为在此之前,林如海就知晓盐案之事,而冯一博就应该不知道。 “臣还觉得,甄家乃是江南首善之家,定是东海郡那边搞错了!于是臣便让他们将人先押送进京,交由兰台寺验明!” 冯一博的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 将他对甄家的美好寄托,表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贾政这样,想为甄家说情的人。 都挑不出一丝毛病。 如果硬要说哪里不好,就是没和这些老亲通个气。 但冯一博又说,他本来就不信,那还通什么气? “臣的本意,就是想要查个水落石出,还甄家一个清白。” 说到此出,冯一博一脸的痛心疾首,恨恨的道: “可实没想到,这甄家不仅和倭寇勾结,竟还侵吞海量盐利,如此祸国殃民之举,简直罪孽深重至极,若不严惩以儆效尤,怕是江南百姓都要心寒啊!” 这话说的,像是“爱之深责之切”。 实则,其中暗暗携带民意,简直是将甄家往死里弄。 可惜的是,景顺帝此时盛怒已过。 又恢复了往日的温和模样。 听到翁婿两人的话,也只微微皱眉。 似乎还有些为难,道: “林、冯两位卿家所言极是,可贾卿家刚刚所言,却也不无道理啊。” 说道此处,景顺帝还微微沉吟,才道: “这事倒真是让人两难……” 说着,他就习惯性的看向张松越,问道: “老师,您觉得呢?” 景顺帝显然是想治甄家的罪,却又不想背上“不孝”的锅。 因此才会问张松越的意见,就是想让借他的口来给甄家治罪。 至于什么样的罪,景顺帝自然无所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