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三节 狭路相逢勇者胜(1)-《我要做皇帝》


    第(2/3)页

      但这种事情,在现在的汉军里,并不需要作为主帅的郅都来说。

      各级军官,都会在战前进行鼓动。

      “二三子们……”一个又一个伍长,对着自己的士兵们大声说道:“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就在今朝!斩下北虏之首级,换朝廷之重赏!”

      “此战得胜,土地、房宅、妻女、耕牛,就全都有了!”

      不需要太多的口水,只需要将上次马邑之战后,汉军诸出征将士的今天略微描述一二。

      无数的士兵,眼睛里都里冒出红光来。

      看向对面匈奴骑兵的眼神,更是兴奋中带着狂热。

      “万胜!万胜!”士兵们大声喊着,挥舞起手里的武器。

      ………………………………

      而在另外一侧的战场上,大战已经一触即发了。

      须卜雕难率领的匈奴骑兵,占据了一个略略高于草原的山丘。

      整个万骑的兵力,排成了五排,举着大纛的几个大力士,将须卜氏族的旗帜高高举起。

      “这些汉朝人,胆子真大!”须卜雕难凝视着不远处的汉军军阵:“不过四千骑,居然也敢与须卜氏对冲?”

      骑兵对冲,是骑兵间最绚烂的战斗。

      两军交兵,从白刃开始。

      须卜雕难还记得上一次,须卜骑兵对冲时的场面。

      那是乌孙叛乱的时候,他在皋兰山下,堵住了一支亡命的乌孙骑兵。

      那支乌孙骑兵,在其首领的率领下,视死如归的冲向了他的大纛。

      三千多骑,排成了一个又一个整齐的队列。

      然后两军交错而过,对冲十几次。

      最终,皋兰山下,血流三百里,伏尸无数!

      而,须卜骑兵在那一战,只用了五百人的代价,就换了那支乌孙骑兵全灭的结局。

      乌孙人当场丢下一千多具尸体,另外有一千多人,跪在地上请降。

      只有不到三百人勉强逃脱。

      这就是骑兵对冲的残酷之处。

      不仅仅要考验双方骑兵的装备、技战术和战术素养,更要考验双方战马的耐力、灵活性。

      一般来说,骑兵之间的战斗,不会在一开始就发展到对冲。

      但是,看着对面汉军摆出的对冲架势。
    第(2/3)页